单氰胺——一个具备化工基因的优异植调剂

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


发布时间:

2025-01-07

单氰胺属于煤化工下游产品,拥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可用于化工、医药、农业等多种用途。近年来,作为独特的破眠剂产品,单氰胺在植调剂领域的应用愈加受到关注。在化工领域,中国拥有超过8万吨的单氰胺产能,约占全球90%。

单氰胺属于煤化工下游产品,拥有悠久的使用历史,可用于化工、医药、农业等多种用途。近年来,作为独特的破眠剂产品,单氰胺在植调剂领域的应用愈加受到关注。在化工领域,中国拥有超过8万吨的单氰胺产能,约占全球90%。2020年,全球单氰胺市场规模达到了12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3%。在植调剂领域的应用上,全球制剂有7,000~8,000吨,市值1.6亿元左右,主要应用在葡萄、猕猴桃、蓝莓、苹果等高附加值作物,作为破眠和脱叶剂使用。本文将为大家梳理单氰胺从生产到应用过程中的关键脉络以及市场发展趋势。

单氰胺的化工基因

单氰胺的工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末,由石灰氮氰胺化钙与硫酸作用而得。进入60年代,单氰胺原料路线改为氰胺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自60年代以来,不断有单氰胺生产新工艺的报道,但都未能工业化。中国单氰胺生产始于60年代,主要作为医药中间体,采用国际三四十年代的生产工艺,至90年代初无大变化。从1995年开始,中国参照国际60~70年代的单氰胺生产工艺建立了几套生产装置,不断发展至今。当前,中国单氰胺主产地集中在宁夏地区。虽然单氰胺上游的电石价格去年出现大幅波动,但由于电石属于基础化工原料,中国就有3,000多万吨体量,单氰胺相对体量太小,电石价格波动对单氰胺影响不大。

单氰胺主要包含以下含量,单氰胺20%水剂可作为脱叶剂,30%水剂可用在电子行业,50%水剂左右可用作破眠剂+电子行业等,95%以上高纯度晶体可用于医药行业等。

此外,单氰胺可以作为农药中间体,可以用于多菌灵、苯菌灵、甲基嘧菌胺、嘧菌胺、抗蚜威、嘧啶氧磷、氯磺隆、甲磺隆、甲嘧磺隆、醚苯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环嗪酮等产品的生产。

单氰胺植调用途——高效的破眠剂

单氰胺可以用于打破葡萄类和落叶类水果作物的休眠期,促使其提前发芽,开花,结果,成熟,提高单果重和亩产量。在植物体内,单氰胺被迅速新陈代谢,全部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在成熟期极低残留。对水果品质也无不良影响,是生产绿色水果的优良植物生长调节剂。

已有研究表明,一些甜樱桃品种或其它树种栽培于暖冬地区后,其花期持续时间长于其种植于温带或寒冷区域时,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冬季低温累积偏低所导致,且可以被单氰胺的施用所抵消。

为了补偿需冷量积累量的不足,单氰胺作为一种有效的破眠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葡萄、猕猴桃、苹果和桃等落叶果树的生产。有研究表明,在自然萌芽前2~5周对果树喷施单氰胺可以促使萌芽提前且一致、增加花与果实数量、提早花期与成熟期及提高果实品质等。

关键词:

单氰胺,破眠剂